我认为超高层可能还是会大量的建,但必然不会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走向。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为什么超高层建设如此疯狂?为什么中国建超高层如此疯狂这个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就在于是“利益”导向。
既然是利益就得分几个主体来进行讨论。
从政府角度:建超高层建筑,特别是那种追求世界第几高楼的竞赛,给政府可以带来的是城市地标形象,城市经济实力的体现,反正也不用政府投资来建,只需要把容积率拔高,限高放开就可以了,而且还能带来土地高度集约利用。综合来看基本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能多一个高空观光的旅游打卡空间。从企业角度:当然最核心的也是企业形象的展示,比如上海的厨房三件套建筑(注射器、打蛋器、开瓶器),那就是中国金融实力的代表。在那里办公的公司,从到那个建筑物开始就充满了“壕”气的感觉。当然,客观的来说,这种大楼里皮包公司和骗子公司也是挺多的。从市民角度:超高层也一般意味着裙房会有个比较大规模的商业综合体。所以也给市民的生活和消费上提供了不少的便利。顺带周边房价可能还会大涨一波。仅有少数离超高层太近了的住宅小区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如深圳汉京大厦)或者日照标准降低的问题。所以综合来看从政府、企业、市民角度,基本上大部分人在超高层建设中会获得硬性和软性的利益。所以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更倾向于建设超高层建筑。
二、超高层建筑存在的技术问题比较多然而在超高层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消防扑救问题:目前居住区因为消防车扑救高度不够,国家居住区规范将高层建筑高度定为80米,几百米的超高层办公楼如果出现火灾,其实后果难以估量。安全疏散问题:超高层的安全疏散系统基本都是按照规范的最低值设计的,其实如果真出了什么问题,根本跑不掉。从911事件就可以看出来。城市风貌问题:近期出的政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 》已经比较说明国家的导向了,超高层建筑太影响城市风貌特色。超高层地标建筑。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应充分论证、集中布局,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相适宜,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日常维护问题:估计很多非专业人士不一定知道,超高层建筑的运营成本和普通高层比要高很多。以幕墙为例,空调能耗因为幕墙多而增加;每年幕墙清洗费用就不低;超高层风速大,幕墙的日常漏水维护工作就要比普通建筑复杂。未来拆除问题:很多人现在看着超高层挺爽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超高层办公楼的土地使用权和住宅不一样,一般都是三十到五十年不等,到期后如何收回国有土地,是继续续期还是政府运营还是说是拆除重建的城市更新,可能没有多少人仔细研究过。三、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城市空间的依赖可能会越来越低,这次疫情中科技行业居家办公的水平可以说是最高的。
所以我猜测,未来随着城市工作成本的升高,可能很多企业会选择迁往成本较低的区域,超高层办公楼动不动几百上千一平米的价格很可能越来越难招到企业承租。而普通高层或者多层办公楼,甚至是住宅楼等。待交通条件和生活就业配套一上来,这些非超高层空间的吸引力可能比超高层办公楼给企业所带来的溢价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