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敲钟开市。禹国刚和王健(左上图)任副总经理。
当天,没有鞭炮锣鼓的欢响,没有人潮涌动的热闹,参加仪式的最高领导是当时深圳资本市场领导小组的一个副组长。
深交所创建者之一、当时深交所副总经理禹国刚用一句歌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禹国刚:
我跟你用一首歌的歌词来描述,叫十送红军,当中有一句唱词叫着‘锣儿无声鼓不敲’。这一天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可以说是悄悄地开的。敲钟是王健拽着绳子,我陪着王健站在他身边,九点开盘,从开市到上午收市,只有五笔交易,成交安达股票八千股。
图: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率先开始集中交易,当日上午“深安达”股票成交5笔8000股。
虽然简单,但是他们开创了历史:
深交所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第一家进行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
和那个时代大多数改革一样,
深交所建立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988年5月,出于利用证券市场吸引外资和促进股份制企业发展的需要,深圳作出了筹建证券交易所的决定。凭着一股闯劲,深交所的创建者们用一年多时间做好了制度编写、人员培训、场地准备等开业前的各项工作,但请求开业的文件迟迟得不到上面的批准。
禹国刚:
当时的政治环境,从上都下都在争股份制、证券市场,到底姓‘资’,还是姓‘社’,所以那个时候,虽然我们深交所报批最早,但不敢跟我批。当时他跟我们的对话:老禹,深圳证券交易所,这个名字太敏感了,你要开业,这个事没人敢给你批的,我给你改个名字叫深圳证券市场。
开业迟迟得不到批准,但当时深圳的股票柜台交易却正在逐渐变乱。为避免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特区成立十周年大庆后,1990年11月22号,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带队来到深交所筹备组现场办公。
李灏:
我就有点坐不住了,我就找我们郑市长,我说老郑,我们要到深交所筹备的地方去看看,看看为什么还不开业?
图:1990年11月22日上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右)、市长郑良玉(右二)视察深交所。左一为禹国刚。
在现场办公会上,深交所能不能开业的争论很激烈。禹国刚说,最后是李灏当机立断做出了开业的决定。
禹国刚:
李灏书记刚一进会议室门,还没等坐到沙发上,他就蹦出第一句话,今天我们是来拍板的。与会的人两派意见,针锋相对,为了不再节外生枝,李灏书记在这会上最后讲了两句‘今天就是拍板定了,今后不再开会研究。
就这样,在还没有领到“准生证”的情况下,1990年12月1号,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集中交易。
90年代初,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柜台交易中的证券登记场景。
半年多后,1991年7月3号,深交所最终获准开业。
图: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举办开业典礼,张鸿义副市长主持。
当时几乎整个中国的人们都以
新奇、迟疑的目光,
揣测着这个新生儿的命运。
没有谁会料到,短短20多年时间,
这个“婴儿”借改革开放的春风,
担负起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排头兵、
试验田的重担,迅速茁壮成长为
全国两大证券市场之一。
2009年10月,酝酿十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市场在深交所开市,深交所成为全球唯一的集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于一身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于德翔
首批登陆深圳创业板的青岛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激动地说:
于德翔:
创业板依靠科学发展,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给中小企业带来新的动力、新的事业,成为创业型、创新型、创造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2016年12月,“深港通”开通,深交所又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新步伐。
王建军
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在开通仪式上信心百倍:
禹国刚:
深交所聚焦了大批高科技企业,代表了中国新经济,深交所对外开放的大门已经打开,我们欢迎全球投资者与我们共建共享繁荣未来,深港通将为两地资本市场发展翻开新的篇章,深港通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迈向全球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资本市场必将经由沪港通、深港通,最终走向全球通。
如今深交所已从最早的“老5股”发展到现在的两千多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股票市价总值都位于世界前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深交所正继续砥砺前行,
全力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致力建设全球最具活力的资本市场平台。
记者:姜迎春
编辑:陈碧贤
时间
栏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