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电子书与纸质书现状并存而不是取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专业电子阅读器,在阅读便捷性上都优于纸质书。这便引发一个疑问,纸质书会消失吗?电子书会不会将其取代呢?事实上,二者谁也没有替代谁,而是意外和谐的共存互进。
功能相同 命运不同
提及电子阅读器,不少人第一印象便是kindle。早在2016年,中国成为kindle第一大市场,随后,京东,当当,掌阅,QQ阅读等相继推出自己的电子阅读器产品。针对于此,不少行业人士深深担忧,纸质书籍企业会不会相继倒闭。事实上这种状况一直没有出现,反而kindle成为泡面专用压板,纸质书籍依然销售无阻。
根据《阅读产业发展报告(2017)》,国内纸质书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相比之下,电子书市场规模只有可怜的20亿元。就连大IP频出的网络文学市场规模也不过90亿元。中信出版集团经管分社主编赵辉透露,纸质书与电子书的销量比例大概在10:1。这便证明电子书市场依旧只是小蛋糕分成者,而纸质书籍依然主流阅读工具。
符合主流阅读习惯 纸质书籍地位不可替代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90后与00后接触电子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应该是优先选择电子书作为自己的阅读载体,实际上则不是这样。根据当当与易观联合发布了《2018中国图书阅读市场专题分析报告》,在纸质图书阅读数据中,30岁以下读者比例高达52.3%。在电子书籍中,人们发现获得知识、信息、认知都有碎片化、浅薄化的特点,而图书阅读是深度化、结构化、系统化的深阅读,所以书籍阅读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阅读的必需品。
其实,这也不能表明电子书不是未来趋势,不是一种潮流,而相反电子书与纸质书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俞敏洪在他的文章《纸质书or电子书》之中表示,“我原来只喜欢读纸质书,真正开始用电子书(Kindle)才三年不到的时间。现在我用纸质书和电子书交替阅读,互相补充。由于我在路上的时间多一些,带电子书方便,所以读电子书的时间反而多一些”。
纸质书不便捷,但有助于沉浸式体验,电子书便捷但是需要充电,很难融入场景。事实证明二者不是替代品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关系,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如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